随轻风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现太垩子、未来的弘治天子朱佑樘虽然不是绝顶聪明的人物,论智商大概比不上弟弟朱佑和侄子嘉靖天子朱厚,但起码也是个中人之资。

他知道这时候自己应该拿出什么态度,无非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与方先生硬顶。故而他没有像左右内监那般张扬跋扈,反而很谦退的低头认错。

那先前气势汹汹的中年太监还想说什么时,又被太垩子所阻止了:“苗大伴,暂且听听方先生怎么说。”

有了这个台阶,抓住太垩子过错的讲官方清之也陷入了深深思量中,事情究竟应该如何解决,这十分考验政治智慧。

方才在怒气填膺的状态下,种种义正词严的场面话脱口而出,但狠话终究只是狠话,只能用来表明立场,却不能解决问题——做了将七年词林官,方清之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

对方清之这个讲官先生而言,初步选择无非是两种:要么是对太垩子失德视而不见,将今日之事轻轻忘掉,掩盖太垩子的过失,但这样做违背本性,不是君子和良师所为也。

要么就是按规矩办事,正正经经的训诫太垩子,那就肯定免不了要让别人知道了——正常情况下自然应该如此做,但是当前局势敏感,天子已经起了废立之心,太垩子一旦出现问题,那将陷入极其不利的处境。

而方清之作为正统王道的清流大臣,从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礼法出发,肯定要力挺太垩子朱佑樘,反对因为天子个人好恶另立皇子的,更不想眼睁睁看着太垩子有过错被天子捉住。

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每个人在人生当中都会遇到,而且不止遇到一次。选择理想是赌博,选择现实是庸俗,这是个问题。

大多数人遇到这种境地,最终的选择大都是折衷。方清之叹息道:“既然东宫有悔过之心,臣觉得今日之事不必奏报天子了,也不必转告内阁,只需依照规矩转告另几位讲官知晓即可,想来不会外传。”

方清之这样做,既避免自己私相授受、包庇太垩子的嫌疑,也不至于扩散的太厉害。东宫讲官天然与太垩子是休戚与共的同一阵营,自然不会与太垩子过于较劲。

以方清之的为人,这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方应物忍不住嘀咕几声,父亲大人的头脑还是有点死板,能不能不要总是盯着太垩子本身?

父亲大人和太垩子之间本是同阵营的,遇到内部矛盾暂时无法解决时候,要果断将矛盾转移才是!

故而方应物又一次从父亲背后站了出来,别有用心的指着太垩子侧后方的中年太监骂道:“东宫向来以纯良着称,中外有口皆碑!今日却起居无状,大失德行,想必是因为受你们这些身边奸贼所引诱!”

那中年太监姓苗,是太垩子身边的近侍之一,太垩子也要称一声苗大伴的。方才他被太垩子喝止了,其实心里并不服气,仍然别有心思。看到太垩子与方清之仿佛要妥协,正琢磨着怎么去坏事,但又缺乏足够的借口。

最一开始的出口大骂,还可以视为乍然遭遇后的激情反应,与对面方清之义正词严讲大道理一个性质。现在眼瞅着事态朝着息事宁人方向发展,若还要去故意搅闹,那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

此刻听到方应物再次出阵叫骂,苗公公的心情别提多么兴垩奋了,简直就是刚打瞌睡便有人送上了枕头。他可不怕对骂,更不怕事情闹大。

蠢货,真以为有理就敢声高么,叫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苗大伴先在心里骂了一句,立刻又趁机跳出来,对朱佑樘道:“太垩子何必委屈自己!君臣有上下之分,方学士携带他人擅闯太垩子寝殿,理当先行治罪,然后再论其余!”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智圣东方朔

智圣东方朔

秋风瑟雪
智圣东方朔简介: 如果梦境可以穿越 如果宝剑可以化身为人 如果马邑之谋成功了 如果……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
其它 连载 18万字
大唐风云三百年

大唐风云三百年

笑谈大唐
大唐风云三百年简介: 我这里要讲的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唐代历史。故事从公元617年开始,到公元907年结束,一共二百九十多年的大唐历史。这是一个人才济济的时代,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没有虚构,没有讹传,只有真正的历史,那些真的人,真的事。史料的来源主要是《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官方正史,用时间和事件把人物串联起来。本书中记载的人和事情都
其它 连载 12万字
最强废土基地:新世界

最强废土基地:新世界

D.T.A.
最强废土基地:新世界简介: 末日中,最令人恐惧的,并不是那些成群的丧尸,而是无尽的绝望,你无法想象刚刚和你谈笑风生的,转眼间,就会变成躺在地上的尸体…… 手动标签:末日、生存、召唤、战争。
其它 完结 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