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个圆圈!

准确地说,是来源于四书的圆圈。

这确实很是刁难人,以一个圆圈写一篇八股文就已经很难,何况还要紧贴四书,这简直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是林晧然却不是这样认为,得益于后世的网络时代,这种经典的刁难早就公之于网络上,而他恰恰看过这题的答案。

林晧然蘸墨挥笔,便开始写了起来。

“圣人治学之始也,空空如也。”

……

这无疑是最佳的破题,每段开头不是一个圆圈吗?那我就说它是圣人治学的开始!圣人治学之初,空空如也,蕴含着深意与哲理。

解开这道理的难点,那接下来则是按部就班进行解答,承题、起讲、入题、起股等,一气呵成,当即便洋洋洒洒地写了下去。

笔行纸间,墨香如梅花般绽放。

一篇锦绣文章很快作好,让到林晧然微微地松了一口气。面对着这个刻意的刁难,他总算是平安度过,只希望下次仍然能这般幸运。

他扭头观察左右,发现大多数人还在绞尽脑汁,想着用什么方式来破这个古怪的圆圈,仍然被困在解题的烦恼中。

其实破这个圆圈倒不算难,比如将它视为日月、天方地圆等。但却面临一个问题,这圆圈是来源于四书五经,你回答的时候乃要贴着圣人之言。

不然宋提学出的题目没跑出四书五经,而你却去谈了日月星辰,这无疑要被打落的。

却不知道这些考生是单纯为破解“圆圈”而烦恼,还是他们知道题义却不得解题要领而烦恼。总之,他们的眼睛满是旋转的圆圈,提笔而无从下笔。

林晧然却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考试。按着以往的习惯,将全部答题都写在草稿上,然后再誊抄到考卷中,所以接着看下一道题。

这是一个试诗帖的题目,题目是:“一树百获”。

单从题面上理解,这无疑是说树结果实,而且是一种产量很多的果树,都会纠结着这会是梨树、桃树还是杏村。

只是若这样想的话,那无疑就掉进了出题人的陷阱。

这道题目出于《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此题题面上说树获,但其实是在说树人,培养人才能够长期受益。所以能寻得出处的考生,会容易答题,而找不到出处的考生,必然会南辕北辙。

上次县试中的“根穿绿藓纹”,总归还是能够蒙一蒙,当时郑国志虽然蒙到了松树,但不能说差得太离谱,如今靠蒙,绝对没有半点机会。

似乎有所感,台上的宋提学朝着林晧然望来,脸上带着一丝自信的微笑。

两道题,出得都极其刁钻。

到现在为此,有不少人的头发揪掉了一大把,但草稿上都未曾写下一个字,当真是“圣人治学之始也,空空如也”。

这一个古怪现象,恐怕也是历来院试所罕见。现在时间都已经过去三分之一,结果大多数考生的卷子还是一字没写。

即使有些人开始动笔做题了,但却都是硬着头皮在写。面对着这个圆圈,他们是一边诅咒,一边捏着鼻子写着马屁文章,打算以此来蒙混过关。

“树人同树木,百倍得英贤。”

在按着格式写下“赋得一树百获”后,林晧然便写下了试帖诗的第一句。

这一句无疑证明,他已经将这道题给吃透了,而且还用极精妙地点了出来。单是这一句,后面就算差点,恐怕能得到满分了。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煜煜吃鱼鱼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简介: 我是正德小迷弟,我为正德洗洗地。朱寿大将军驾到,尔等速来见驾。一个明武宗开疆拓土的故事,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朱厚照。
其它 完结 109万字
逆流伐清

逆流伐清

样样稀松
逆流伐清简介: 胡风南渡尽草偃,忠肝义胆王入滇。何惧转战千里路,只手欲擎半壁天。 穿越者朱永兴来到了风云飘摇的南明末世,在史书上所说清廷席卷天下大势已定的情形下,他的目光却越过了数百年的阻隔,深邃而沉痛。他看到的是禁海迁界、闭关锁国、焚书篡史、禁闭思想、愚昧落后、暴虐残忍…… 他已经别无选择,即便是逆流万里,千难万难,他也要去无悔奋斗。既是为反抗暴政、延续华夏,也是为免百多年后国人不忍卒读的屈辱
其它 连载 2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