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折服 (第2/2页)
江山不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讲起来,这个外号确实对他来说名符其实。正史上的郭松龄身材高大挺拔,平时生活又很简朴。当时奉军将领都是穿的质地很好的呢军服,布军服除士兵穿就是白俄兵穿(被十月革命驱逐的旧俄军队,一向被称为俄国鬼子,编者注)。因为他穿的是布军服,长得又像白俄兵一样高大,所以这个外号不知道被谁叫起,然后就流行了,他倒不以为忤。
张汉卿能记起这个外号,只是因为他看过电视剧,呃,被误导了…他现在还不能叫“郭鬼子”。
郭松龄据说是唐汾阳郡王郭子仪的后裔,民国元年考入北京将校研究所,民国二年考入陆军大学。如果不出差错,他将在毕业后在北京讲武堂当教官,然后在后年孙中山组建护法军**时投奔,只是在护法运动失败时他才不得不返回奉天,在东三省讲武堂任战术教官。
刚好张学良在这里学习,他亲身感受着郭教官远离声色,自持清廉,治军严谨,对部下赏罚分明的一身正气。张学良对他湛深的学养和高洁脱俗的人品极为钦佩。郭松龄在奉军将领中,是别具特色的一个人。他受过北京陆军大学的系统教育,曾加入同盟会,在广州和天津两次谒见过孙逸仙,深受其革命思想的影响。虽比张学良年长
岁,两人却成了莫逆之交。后来因对张作霖扩军备战、抢夺地盘的行为不满,他在妻子的支持下,决心积蓄势力,推倒军阀,整顿奉军,准备将政权交还给有皿煮思想的张学良。&#
;.u
本来他的人生应该没这么快见到张汉卿,但是因为后者的到来,让他的人生提前拐了一个弯。
因为就是张汉卿怂恿的张作霖提前筹办
师讲武堂,凭着老张在朝中的关系、浓厚的乡土观念和巨额投入,陆军大学里部分奉省学生都受邀回乡担任教官,郭松龄就是其中一个。
不可否认老张的名声不是虚的,讲武堂的事他要么不做,一动就是大手笔:教务长每月
奉大洋、各科教官
元、教员
元。
这个待遇是什么级别?参考当时一名奉军士兵每月军饷为
元,一块奉大洋能买
斤猪肉可知,教官们可是真正的金领收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
师讲武堂马上如火如荼就可以理解,从陆军大学、保定陆军学校挖了好多的教员、毕业生也是应有之义----很多人参军不就是为了钱么!
反正穿越的张汉卿横空出世之后便小小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顺带着把他身边人的人生轨迹也作了微调,这就是蝴蝶效应的原理吧。反正,郭松龄和他提前见面了,也就少了一些思想上的波动、多了一些患难中的感情。
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战术教官郭松龄,能得到他的效忠,张汉卿非常欣慰。卫队旅筹备在即,在此之际,得到郭松龄的帮助,真是天意昭昭,他想。
本书首发来自
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作者寄语:写作真是个辛苦活啊,除了要构思情节,还得修改敏感词----话说也没啥敏感的,本人爱党爱国,遵纪守法,是个大大的好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