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晔遂下令冯勖承袭父爵,为上庸郡公,加封散骑常侍,二品功臣。

追封冯行袭为枢密使,一品护国功臣,谥号忠敬。

不过冯行袭的病逝,也令西北防御空虚起来。

张行瑾、杨崇本、冯行袭原本是稳定三角,现在缺了冯行袭一角,要么张行瑾坐大,要么杨崇本坐大。

这不是李晔愿意看到的。

杨崇本在西北已经是封疆大吏了,若是再把廓州、兴海、天唐府交给他。

搞不好弄成尾大不掉之势。

别人有野心是别人的事,自己不知道防范,就是自己的愚蠢了。

杨崇本可以在松维扩充势力,也可以在高原扩充势力,但决不能把手伸入河湟腹心之地。

这不管他忠不忠心,而是制度上防范。

西北唯一能弥补空虚的除了老丈人张全义,就剩阿史那真延了。

张全义年事更高,阿史那真延为将尚可,英勇无畏,为帅就有些勉强了。

杨师厚、高行周、刘知俊刚刚经历大战。

李筠镇守幽州,周云翼镇太原,李嗣源镇临潢府,朱瑾年纪也大了,李承嗣在营州修养身体。

李晔思索了一阵之后道:“升李存审西南行营招讨使,权知西南诸军事。”

李存审也是一员帅才,历史上大小百余战,未尝败绩,兵略并不在周德威之下,受到李存勖的猜忌,放在后方坐冷板凳,所以才比杨师厚少些名气。

这样的猛人不拿出去砍砍人,放在家里实在太浪费。

“吐蕃现在是个什么情况?”这几年心思都花在辽东,也不知高原怎么样了。

赵义存一愣,有些回答不上来。

李晔没有怪他,“你让枢密参事们把高原的线报整理出来,汇报给朕。”

皇城司只对皇帝负责,所以高原细作的线报都是向皇帝行辕汇报的,枢密院现在也成了随军的部门,李晔身边总带着三十多名枢密参事,负责处理军情、整理谍报,制定作战计划,部署后方粮草,统筹各部之间的协作等等诸多事宜,算是如今大唐最繁忙的部门。

“属下遵命。”赵义存匆匆而去。

枢密参事们效率颇高,当晚便有结果。

赵义存说不清楚,直接把枢密参事拉过来,“禀陛下,自僧人们入吐蕃,陆论藏日夜防范,高原之上各城邦主纷纷尊奉我大唐僧人,提出与陆论藏辩法,陆论藏不从,各城邦联合,组成护法军,围攻逻些城,不敌张行瑾。自佛法传入高原之后,陆论藏声势大减,门徒纷纷离散,转投真正佛门。”

这个枢密参事比较年轻,说话啰嗦,不过李晔差不多听清楚。

佛门得到了高原各城主的响应,用以对抗陆论藏的歪、理邪、说。

成果还是很显著的。

“杨崇本有何动静?”

“杨上将军向西川道、陇南道索要粮饷,秋时发动过几次进攻,皆无功而返。”

自从蜀中之战后,杨崇本就变得消极起来。

当然,也跟李晔没有封他为大将军有关系。

但平心而论,杨崇本的功劳还不够。

周云翼、辛四郎是从龙之臣,冯行袭雪中送炭。

至于杨师厚、刘知俊、李神福、李承嗣、朱瑾这几人,哪一个不是赫赫有名的大将?

战功无数。

再说伐蜀伐南诏,主要的功劳也不是杨崇本,而是杨师厚。

李晔至今没有忘记当年他在邠州摆了辛四郎一道,不然也不会有他现在的地盘。

心思多了,容易钻牛角尖。

“秘令松州皇城司、宣教使对杨崇本作出评估。”有些人,总要敲打一下,才会乖乖听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南宋一代目

南宋一代目

李白才不白
南宋一代目简介: 赵构赵九同志成了咱们南宋的第一代目,也就是咱们大宋的官家,大宋的皇帝陛下。 原本一个从小接受现代九年义务教育的小赵同志,居然变成了大宋的最强者,金兀术都奉赵旧为天下第一强者。 赵旧:什么忍术什么查克拉?完全都没听说,老子修的是道家真气,养的是儒家浩然正气,行的佛家的慈悲手段,至于那些被干掉的金兵,全是道祖他老人家的指示,这锅我赵某人不背。 这是一个大宋官家将道家发扬光大的故事。
其它 连载 99万字
明末之无限兑换系统

明末之无限兑换系统

西楚霸王战
明末之无限兑换系统简介: 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破京,满清扣关,一不小心重生为崇祯皇帝,随身携带着无限兑换系统,朕能怎么办?兑换武器就是干。 大明的坦克,航母,战机,潜艇将纵横在地球之上,大明的宇宙飞船,星际战舰,将纵横宇宙!
其它 连载 21万字
大夏十三太保

大夏十三太保

李奉先字孔明
大夏十三太保简介: 这里有!魏武帝曹操,秦始皇嬴政,汉太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唐高祖李渊,成吉思汗铁木真,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还有大夏的李思(主角的爷爷)。 你有你的千古名臣猛将,我有我的十三太保,大家好,我是李孝诚,且看我如何 与一众英雄豪杰会猎天下。 千年豪杰,史上猛将,会聚一堂,争锋沙场,论天下谁是英雄? 成王败寇,裂土封侯,强中之强,王中之王,尽在大夏十三太保
其它 完结 1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