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士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端和听到这消息时初时一阵意外,但一想到这是沈兵负责的就觉得理所当然了。

接着他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

如果沈兵这计策能行,楚民就会一拔接着一拔的从楚境转移到淮北。

那么他还需要这么着急这么紧张的担心楚军来攻么?

最后知道这消息的却是沈兵。

一名亲卫飞奔沈兵的营帐报道:

“副将,楚民……楚民来降了,有数千人!”

其实就连沈兵也没想到第一批就会来这么多楚民。

因为他知道人天生就对陌生的东西感到恐惧。

楚民不了解秦国,他们无法确定秦国开出的这些条件是否是骗他们的,而等他们到了淮北之后那时再后悔只怕就迟了。

因此,沈兵以为一开始只会是小批量的,稀稀啦啦的几十上百个,顶多不会超过一千个。

这些都是胆子大敢于尝试的,或者是没有活路的。

他们成为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之后,才会带来越来越多的迁往淮北。

另一个困难就是楚国的封锁……楚国是不会任由百姓这么迁移到淮北的,于是必定会采取一些措施。

所以这需要一个过程。

但第一批就来了数千人,仅寿春一地陆陆续续的就有八千,若统计全线的话,就有一万两千余人……却是沈兵始料不及。

后来沈兵一问,才知道这其实是楚国贵族自己乱了阵脚。

三大族就不用说了,他们封地宽广几乎占据了淮南半壁江山,于是人人自危都担心秦军会先拿他们开刀。

他们的对策就是“广积粮、高筑墙”。

这策略并没有错,而且就应该这么做。

问题在于他们的粮食之前已大批增援项燕作战此时已所剩无几,然后城外的粮食还没到收成时间……他们如何才能“广积粮”呢?

方法很简单,却百姓手里抢呗。

他们当然不会明抢,而是临时巧立名目征税。

昭氏的是“抗秦税”,屈氏的是“备战税”,还有“强兵税”等等。

总之只要取个名就派兵下去按人头征税就成。

如何才能“高筑城”呢?

就是征劳力,到处拉壮丁……这在楚国境内是没道理可讲的。

秦国要是征遥役、服兵役的话,那还有秦律摆在那,多少多少岁需服兵役,什么时候要服遥役,犯了什么事要被罚多少年等等。

虽然百姓负担也重,但至少法律条文在那大家有心理准备大家都一样,于是还能接受。

但楚国百姓就是贵族私人财产,平时还好,他们也知道需要人种田不会乱抓壮丁。

但是到了这紧张备战时……全族都要被灭了,哪还顾得上什么来年种田之类的,于是见到青壮就抓,要么去做苦力要么去当兵。

更严重的还是……城外大片要熟的粮食怎么办?

等粮食熟吗?

那时来收粮的是不是就是秦军而不是他们了?

甚至有可能秦军已经在等着那一刻了!

到时楚军出城护粮?

开玩笑,谁不知道秦军野战天下第一,有城不守出城作战那还不是送死?

昭氏和屈氏因为实力尚可有一战之力,于是决定再等一等。

实力较弱的景氏一咬牙,就把城外未熟的粮食抢收了。

这一来百姓的损失可就大了……他们可是等了半年就指望着这些粮食过日子,这一收让他们哪里还有活路?

而且是税收加重的同时抢收了田里的粮,这就是要活生生将百姓逼上绝路啊。

却在这时,大街小巷都贴满了告示。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权臣攻略

权臣攻略

踏马的江湖
权臣攻略简介: 太和九年,大周王朝迎来中兴盛世,金陵妩媚,京城雄浑,歌不尽秦淮声,舞不完淮阳曲,生逢盛世,作为一介泯灭众人矣的落魄书生,李兰担心的不是天下大势,而是如何在这第二次人生中活的更精彩。 桂花树下吻佳人,泪洒荒野白骨堆,步步风口浪尖,身后骂名滚滚而来。既然你们都称我为国贼,那我当个风光的权臣又如何!满口仁义道德的忠良们,你们完了!乱世者,必我也!群号:570800436
其它 连载 25万字
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抗战

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抗战

晚年不详捞晨
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抗战简介: 刘毅,原国防大教员,前“龙”特种大队副队长,意外穿越到亮剑世界,从这一刻开始,跟随着李云龙的刘毅,他的出现,让这场全民族的战争又有了怎样的变化!
其它 连载 1万字
明末为匪

明末为匪

飞鱼提督
明末为匪简介: 穿越明末,附身到卫所小卒身上的樊谨言,在战场上险象环生之后,为了填饱肚子,毅然干起了山贼这份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 他从没想过要争霸天下,却逼得崇祯含泪签署退位诏书,八旗子弟远走苦寒不毛之地,南洋诸王屈膝臣服,西方诸国混战百年。 他没有给功臣分封过一寸土地,但臣子们的封地却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其它 完结 7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