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清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回到庄园,赵枢自不会忘记杨再兴、牛皋、罗延庆的家小,便让他们写下家中地址,派人去接。可不曾想,罗延庆是个孤家寡人,杨再兴好些,有个杨家,却是接不来。唯有牛皋还有个老娘,可没等赵枢派人去接,便有同乡前来报信,说是牛皋之母疾病去了。
听得老母离世,牛皋这偌大的汉子,哭的稀里哗啦,实是让人心肝俱断。赵枢无奈,只得先在庄园里设了灵堂拜祭,又去皇宫为牛母讨了个封诰。直把牛皋感动的声泪俱下,拍着胸口要为赵枢赴汤蹈火,搞的赵枢一头黑线。
不理搞怪的牛皋,赵枢又派人去汤阴接岳安人。可岳安人是个倔强的,自不肯寄人篱下,竟不愿来汴京。赵枢派去的人不好勉强,只得向当地官府打了个招呼,便听之任之。赵枢听了汇报,却是想往汤阴一行。可他还得重编肃王三卫,暂时离不开,只能先把此事放下。
……
肃王三卫满编是一万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归殿前司拨调。而殿前司正是高俅掌管,自是明白赵枢的心思,不仅没吃空额,调拨来的尽是些年轻力壮的汉子。这让赵枢很是领情,毕竟他早已经听说,高俅不仅吃空额,还将士卒做牛马使用,这一万青壮可是值不少钱。
兵到、钱到、粮到,赵枢便在城外偏僻处,挑了个山谷,驻扎大军。此处山谷是个绝地,四面都是峭壁,只有一条路进入。赵枢的肃王三卫便在谷口处开辟了个军营。而那个山谷却是赵枢想要做些机密的事,譬如说研究火器,打造兵刃。
说起来这也是大宋王朝的无奈,贪官污吏太多,以至于朝廷出产的东西,都没甚么好质量。除了将作监特别定制的东西尚可,其他作坊出产的武器、铠甲,十有八九不合格。更有甚者,钢刀一砍就断,长枪没有枪头,藤盾都不曾泡晒,普通羽箭便能射穿。
休道大宋禁军士卒怕死,仅凭这般装备,便是不怕死,又能打得过谁?西夏、大辽可不是几百年前的外族,不仅仅只有骨箭、弯刀…
至于找将作监订制,虽说赵枢是肃王,也没办法。将作监的确是给皇族打造器物的,而且十分精美。可让他们打造万余人的武器、铠甲,估计需要上百年。须知赵枢庄园内的长枪,&#
;&#
;&#
;.u
h&#
;.&#
;每支都是反复打造,最少也要月余才能打成,想大量装备,完全不可能。
可这也难不倒赵枢,他前世虽不是工科毕业,但常识还是有的。再加上他家里靠近钢铁厂,又曾经进去参观过,对炼钢技术尚知道些。再说,河南的铁矿、煤矿本就富裕,想找些来打造兵器、铠甲,倒也不是甚么难事。只在汴京附近,他就找到不止一处矿产。实在不够,还能找官家支援。
眼下,赵枢最缺的是人!
打造兵器铠甲要工匠,挖煤挖铁要劳力,运输物资要车马,研究火器更要有通晓火器之人!想到这些,赵枢愁得直掉头发,看得小卓子心疼不已,便给他出了个主意。缺少劳力,可以找高太尉,缺少车马,自己有车马行,再不够便找工匠打造,马匹倒是可以与金人贸易。至于研究火器、打造兵器、铠甲的人才,自得找赵佶讨要。
听了小卓子的建议,赵枢幡然醒悟,他练兵、打武器、铠甲,又不是甚么见不得光之事,为甚不能让外人知晓?这般遮遮掩掩,倒是会使他人怀疑,若连赵佶也心存疑虑,岂非不妙?赵枢也是个聪明人,连夜把自己的练兵计划写成奏疏,一早呈递到赵佶案头。
赵佶接到奏疏是龙颜大悦,其实赵枢这番动作,他又岂能不知?做皇帝做到连京师内外的大事都不知道,这皇帝也该做到头了。赵佶这一开心,赵枢可就发财了,不仅钱粮兵员充足,便是武器、铠甲也都是精品,唯有制造火气的工匠欠缺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