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来,杨勇和徐茂公一路畅通无阻,从濠州到庐州四百多里的路程,沿途所过的乡村镇县,当官的不是挂印封金而逃,就是主动归降,还有不少老百姓欢迎杨勇的人。杨勇一看深受感动,这说明自己的队伍秋毫无犯,也说明自己的政策深入人心。

因为伐吴已经快一年了,杨勇不仅把大片的失地收复了,还攻克了吴国的好几个州郡,不管是在塞北还到了淮南,他对治军和老百姓的政策都是一致的。

杨勇比这些人多一千多年的见识,知道自己的霸业要想成功,要想统一天下,建立一个理想的大帝国,必须取得广大老百姓的支持,这才是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根本。只靠自己无敌的神枪和这些能征惯战的大将,只能是一时之胜,不可能长久,或者说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路上杨勇和徐茂公早就看过地图了,也听不少当地的老百姓说了,而且他还有后世的知识,知道庐州这个城市太不简单了。庐州城可比不其他地方,二十一世纪,它是安徽的省会,其历史可追溯到商周,历来兵家必争。

因此,在路上杨勇就和徐茂公商议好了。现在的杜伏威连吃败仗,如惊弓之鸟,肯定不敢再轻易出战,肯定是凭险而守。

但只要杜伏威在城中,义军就不能强攻,因为庐州战略位置太过重要,肯定驻有重兵,如果强行攻城,攻下不来损兵折将自不必说,攻下来了也是废墟一片,遭殃的是老百姓,这是自取败亡的下下策。

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困城。只要能困住杜伏威,吴国其余州郡的人马必来勤王,杜伏威所依仗的两大王牌王雄和阚凌均吃了败阵,元气大伤,其余均是乌合之众,不足为虑,困守庐州正好可以以逸待劳,一举歼之,省得去征伐他们了。

杨勇他们现在兵强马壮,兵精粮足,说白了杨勇现在不怕打,就怕敌人不打,也怕吴军在水上打。因为如果战场真正摆到长江之中,在水军没有练成的情况下,吃亏的肯定是杨勇的义军。因此,困城是目前最好的战术。

这些杨勇早就做到了心中有数,他的大队人马到了庐州城外,坐在马上远望这坐古城,虎居在江淮之间,两河穿城而过,如巨龙的龙头一样威武。近观城头更威风,高大的城楼,厚重的城墙,城头上旌旗如带,兵甲森森,城下宽宽的护城河起着波澜,让他不由得想起了一个词,固若金汤。

杨勇看完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点了点头,探知杜伏威就在城中后,杨勇一声令下,十几万大军就把城给围上了,而且一连几日是围而不攻。

杜伏威不知道杨勇的打算,只是杜伏威在等待,杨勇也在等待,而且他们等待的内容也是出奇的一致,都是杜伏威的援兵。如果这些被杜伏威的细作探知后禀报了他,老杜肯定不会相信,因为这太不可思议了。

又几日后,探马来报,南部的历阳开来一支人马,约有两万之众,领兵带队的是历阳郡守司马凯。杨勇和徐茂公得报后,相视一笑,派大将罗松引军一万中途截击。

很快,庐州南部三十余公里处发生了一场激战,激战的结果司马凯被罗松杀得大败,扔下几千具尸体,狼狈逃回。

接下来的几日内,宣州来的勤王之师被尉迟恭带人杀退,同安的来的人马被侯君集率众打了伏击。也就是说一连十几天,杨勇等来了杜伏威的援军,而杜伏威却没等到一兵一卒。

这下杜伏威可不淡定了,在他的临时皇宫里急得来回转圈,大骂这些州郡长官,食君禄,不报君恩,可杀不可留!

后来杜伏威终于得报了,不是这些地方长官不带兵前来勤王,而是来了过不去,半路里全被杨勇的人马全打回去了。

杜伏威知道后,大骂这些地方官无能之后,又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呆座在龙椅上。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南宋一代目

南宋一代目

李白才不白
南宋一代目简介: 赵构赵九同志成了咱们南宋的第一代目,也就是咱们大宋的官家,大宋的皇帝陛下。 原本一个从小接受现代九年义务教育的小赵同志,居然变成了大宋的最强者,金兀术都奉赵旧为天下第一强者。 赵旧:什么忍术什么查克拉?完全都没听说,老子修的是道家真气,养的是儒家浩然正气,行的佛家的慈悲手段,至于那些被干掉的金兵,全是道祖他老人家的指示,这锅我赵某人不背。 这是一个大宋官家将道家发扬光大的故事。
其它 连载 99万字
明末之无限兑换系统

明末之无限兑换系统

西楚霸王战
明末之无限兑换系统简介: 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破京,满清扣关,一不小心重生为崇祯皇帝,随身携带着无限兑换系统,朕能怎么办?兑换武器就是干。 大明的坦克,航母,战机,潜艇将纵横在地球之上,大明的宇宙飞船,星际战舰,将纵横宇宙!
其它 连载 21万字
大夏十三太保

大夏十三太保

李奉先字孔明
大夏十三太保简介: 这里有!魏武帝曹操,秦始皇嬴政,汉太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唐高祖李渊,成吉思汗铁木真,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还有大夏的李思(主角的爷爷)。 你有你的千古名臣猛将,我有我的十三太保,大家好,我是李孝诚,且看我如何 与一众英雄豪杰会猎天下。 千年豪杰,史上猛将,会聚一堂,争锋沙场,论天下谁是英雄? 成王败寇,裂土封侯,强中之强,王中之王,尽在大夏十三太保
其它 完结 1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