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
早上醒来,马浩第一件事是看手机微信朋友圈或发朋友圈点文字。根据这几天的情感交友经历,便写下了“有人惦记,再远的路,也是近的;有人挂念,再淡的水,也是甜的;有人思念,再长的夜,也是短的;我喜欢这句话,迁就你的人,不是没有脾气,是舍不得你!人与人之间的相遇靠缘分,人和人的相处,是靠真诚!话再漂亮,不守诺言,也是枉然;感情再浓,不懂珍惜,也是徒劳。无论亲情、友情、爱情!在乎我的人,我会倍加珍惜在乎……”发到朋友圈里。而朱珠第一个点赞后,又给他发了微信,对儿子与前夫搅局的事痛心道歉、求他原谅。他不想找事、更不想为此担事,就此罢了吧!脑海里忽然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经这样被一个叫芳的姑娘拒绝过,而拒绝的方式就是给自己一封信,信内一张白纸上只写了一个句号。所以,就仿效着微信里只回复了一个句号。这个句号比任何语言、文字有说服力,也含蓄。其中的寓意稍聪明点的人,也能猜懂的。并非什么圆满,而是彼此之间终结划上了句号。她发来一个大哭的表情,自己不想没有他。他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并引用了施佘分析说的“或许因此你又成全了一对失去彼此,而又可能重归于好的夫妻和一个缺失的家庭破镜重圆。如此,你成全了他人,自然功德无量啊”就这么忠告于她。随后,任朱珠怎么解释、怎么说,他决意悬崖勒马、快刀斩乱麻、再没有回复她一句话,就差没有把她拉黑了。好在彼此陷得不深,再处下去或许会无法收场、伤及他人。
一段感情的消失,也意味着新的希望与开始。那么,与施佘邂逅遇到算不算拾遗补缺?自己似乎还不敢确定,唯有时间老人明摆着呢。
施佘一上班微信问安、但他心里纠结着、只是回复了朱珠,平静完心情才回复一个微信朋友发来的帖子转发给她了:“人当到一定年龄、有了阅历,才知道什么最重要:豆浆,比茅台重要;窝头,比蛋糕重要;红薯,比炖肉重要;蘑菇,比鲍鱼重要;走路,比开车重要;快乐,比业绩重要;运动,比按摩重要;读书,比麻将重要;宽容,比美容重要;朋友,比领导重要;平日,比节日重要;祝福,比请客重要;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戴着五百块的表和五百万的表,时间是一样的;喝五十元的酒和八千元的茅台酒,呕吐是一样的;住二十平米的房和二百平米的房,孤独是一样的。抽十元的烟和抽
元的烟都有可能得肺癌;坐头等舱和坐经济舱失联了一样,都回不来。内心快乐是物质世界永远给予不了的。如果想明白了这一切,活着就会知足常乐。但和谁在一起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谁能永远陪着你才是最难得的!生活已不易,且行且珍惜!!!”
“错过一辆车可以等,错过一顿饭可以约。但是错过一个人,那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所以你想再等等,等来的可能就是遗憾!呵呵,看您在我心目中形象高大着呢,现在得空了吗?”
“我偶尔发点东西,只是喜欢而已。”
施佘回复说道:“如果没有思想、没有高度,仅仅是喜欢,又怎能判断出有深刻意义的、能启迪后人的东西来?我特别喜欢和羡慕这种思想有高度的人!”
马浩回复说道:“这你说到点子上了,我有思想,也很自信,不想碌碌无为混日子,特别想给这个世界留下点永远的东西。”
其实,马浩对于施佘的印象还算不错,她说的话、他觉得中听,做朋友尚可,而要做夫妻可就玄乎了,年龄上不合适啊。所以,两人尽管有生活的阅历的人,却见面、聊天中,竭力回避谁也不去捅那层“窗户纸”。这酒有陈年老酒,而他俩就如陈年铁杆老朋友似的,忘乎所以的不做不说。
她微信给他点了个赞,说:“我这来人了,再聊。”
马浩回了个再见的表情,便开始忙自己的工作了。工作可以让人充实、让人忘记那些儿女情长,也能带来无比的成就感。尤其一个要有作为的男人,事业远远大于一切,他一直铭记在心、并行动践行着。整个大半天忙。直到快下半时,吴莉打来电话禀报她妈胃不好到家里来了,询问市立医院可否有熟悉的专家?他愣了一下,想了想只说了“知道了”三个字,挂了电话沉思有顷,便开始给医院老干部病房的张主任电话说了下情况。对方没有推辞坦言:一早八点列会,八点半带人来候着。他客气了几句,开车去农贸市场采购了时蔬果菜、生猛海鲜。回家见她和她妈在看电视、聊天、嗑瓜子,地上掉了不少的瓜子壳。他心里不悦,但脸上挂着笑容自然是家长里短地忙打招呼、寒暄着问安。
吴莉的母亲还不知道两人婚姻变故的事,自然地对他夸赞有加。因为知道自己的女儿不善,也懒得料理家务-----遗传了她的基因。吴莉一边听着不得劲儿,提示她言归正传说胃病的事儿。她才叹了一声说自己胃不舒服有些时日了,这实在扛不下去才来的。
他也没有拐弯直接告诉她已经联系好了医院的专家,晚上吃点好的、清淡一些的,明天一早空腹去医院。她和吴莉脸上顿时“阴转多晴”地轻松下来,他起身点点头去了厨房开始准备晚餐。剩下两人继续聊天、嗑瓜子、看电视。他忙着时不时地朝客厅看一眼,心里不快、但难以启齿啊。
记得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和冯小刚又改编执导了电影很好看,可马浩到了晚间看到客厅沙发下的“一地瓜子”,心里窝火说与谁啊?听着隔壁卧室里吴莉和她母亲不时的笑声,他似乎觉得这是在变相地嘲笑自己,他很厌恶她在这个家一贯的“甩手掌柜”。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但家也得两个人一起经营啊。家庭本来就是一个“琐碎琐事”的大染缸,婚姻则是一座壁垒森严的“围城”。如果角色缺失了哪一个,那这个家就不会太平,更难持久地相安无事。而如今的两人和这个所谓的家名存实亡,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想尽快地跳出去和逃出去这种生活,寻找自己理想的伊甸园。可要逃却森严壁垒、障碍重重,其中狭义上包括:亲戚、亲人、亲情、儿子,广义上有社会舆论、伦理、道义、责任、义务等等。好在,俩人很聪明地巧妙订立了他人不知的攻守条约,婚姻似乎在雾里看花的状态里,隐秘的神不知、鬼不觉、他人未发现,唯蒙蔽一时且得过且过罢啦。
次日,马浩鞍前马后似的,开车与吴莉一起带她妈去了医院见专家、做胃镜等等。再后来又去了他常去的丽晶酒店吃了饭。对此,吴莉还是很感动的-----他把自己的母亲当成了亲妈。她的母亲自当应该、一概不知其内情,直夸他有能耐本事,一连几天住在家里根本没有走的意思、并挑起了事儿。是夜,他正在吃饭,江红的微信电话来了,他急忙起身去了卧室关上了门通话时,可能门没关紧被吴莉的母亲在门外听到了,这下可惹起了事儿:
“你在跟谁通话?你有外遇也不能在家里明目张胆地说啊。看你实在善良本分的,实际一肚子坏肠子,我闺女哪点配不上你?”
马浩一时蒙了,连忙解释说道:“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你不了解情况,注意气大伤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