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糖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样的一个人,堪称有勇有谋。我们很难相信,这样的一个人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变得如此孟浪——在刘邦临终之际,迫不及待的口出狂言,授人以柄。换句话说,就算樊哙真的要杀赵王刘如意一伙,那也不用这样的急不可待地满世界嚷嚷吧?
关于这一点,我相信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时,也产生了怀疑。不然他不会写下“有人恶樊哙”这样的话语。这个“恶”字,可以理解为“厌恶”,但更可以引申为“因厌恶而诬告”。
—
—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樊哙出兵平叛之前。刘邦还给樊哙加封了一个官职“丞相”(使樊哙以相国将兵击绾)。
也就是说,樊哙此时的身份是,丞相兼野战军司令;而且我们不要忘了,樊哙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刘邦的连襟,吕后的妹夫,汉惠帝刘盈的亲姨夫。那么,刘邦这么做的意图就很明显了,让樊哙辅助惠帝坐稳帝位。
但是,从一个方面来说,既然刘邦不遗余力地给惠帝配备了这样的一个强大班底,就说明同样存在着一个更为强大的敌人,威胁着刘盈的帝位。
那么,哪个敌人是谁呢?
依小编看,就是那个告发樊哙口出狂言的人。&#
;.&#
;
&#
;
&#
;&#
;&#
;虽然历史没有明确记载,这个人究竟是谁。但是,根据“谁受益最大,谁的嫌疑就最大”的原则来看,这个人,已经呼之欲出。
哦,对不起,应该是这些人!他们就是沛县功勋集团。
我们都知道,西汉自成立以来,刘邦就一直在慢慢地剪除威胁刘姓统治的力量。随着韩信、英布,这些异性王的一一消失,沛县军功集团也慢慢受到了刘邦的猜忌。而樊哙之所以能够坐上相位,就是因为在不久之前,刘邦刚刚收拾了沛县军功集团的代表——萧何。
事情到了这里,似乎已经很明显了:刘邦为了帝国的稳定,一味地打压异姓力量。而他临终的安排,几乎彻底堵死了其他势力的出路——由于樊哙的身份特殊,他即是吕后的妹夫,又是沛县老人。一旦樊哙平叛成功,那么相权与君权就牢牢地掌握在了吕氏一族手中。按照吕后的性格,其他人的悲剧似乎已经成为定局。
于是一场阴谋,应运而生。他们知道,樊哙与刘邦之间的唯一矛盾,就是赵王刘如意。这个曾经和汉惠帝争夺过帝位的皇子,是樊哙的眼中钉,却是刘邦的心头肉。以他做文章,刘邦必然对樊哙心生疑窦。那么,相权与军权这两个最为重要的位置,必然会从新分配。
果然,病重的刘邦对于这个诬告,几乎没有任何怀疑,就解除了樊哙的一切权力,甚至要去他性命。
虽然最终由于刘邦的驾崩,樊哙得以活命,但是他却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权力。而军权与相权又重新回到了,沛县军功集团的手中(勃代哙将、萧规曹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