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不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振奋新明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吴有性先生的灵柩进入长安的时候,全城百姓涌向大街。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吴有性有多重要,只知道是军政府的大官,且是个名医。但既然夏国公这么重视,那肯定就是英雄。

不光是百姓们心中有疑惑,军政府的二把手同样心有疑虑。“邦德、这忠国祠,以后军政府的政要们逝世后都会入吗?”

“怎么可能?与国有大功的人才能享这份哀荣!”老张也太天真了,军政大员那么多,人人都进忠国祠,这地方会挤不下的(其实秦王府的地盘够大!)

“那为何吴先生能入?”

“吴先生与国有大功,自然要入!”

“军政府文武大员,都与吴先生贡献相当,怎么不能入?”

“每个人肯定都有贡献,但贡献是有大小的。白谷先生是为国尽忠守节、独撑时局,吴先生是为生灵奔劳、活民无数,在天地间立下大功德,方入此祠的。吴先生的著述,能救万民于水火,其数年来不惧生死,深入疫病糜烂之所,此是大勇气,大功德,只有真正的大国士方能有此行。”

估计张同敞是认识不到吴有性的贡献和价值,才有这个疑问。在他看来李振新没提雷兴入祠的事情,单让吴有性享受这个待遇,很令人不解。

生老病死,一年又过去了。进入新的一年,要把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尽快恢复民力,方能为之后全面战争提供有力的支持。

靠一省之地,应对全国战局本身就吃力,而陕甘又是有名的穷省,这个挑战更大。

陕西还好点,关中和陕南只要举措得当,怎么着也不会差。陕北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也有了一定基础,也就平庆两府比较困难一点。

甘肃问题就比较大,地贫民饥倒是小事,关键在于地域太大了。从河西到秦州有两三千里的路程,搞什么产业都被交通环境给限制住了。

“老吴,你这边有没有发展甘肃的好点子?”系统内搞商业发展,就老吴最专业。

“大帅、俺觉得可以在甘肃种胶草,那地方离西域近,想来是适合种胶草的!胶草现在的需求量特别大,就是全省都种也未必没有销路。”

橡胶草?吴老三提的这个意见似乎有点道理。

“老吴、西域那边过来的胶草,现在就不够用了吗?”现在橡胶主要也就做鞋底子,其它方面得需求似乎不大,全省都种,恐怕有点太多。

“不够用,目前的橡胶只够咱们鞋厂自用,很多外边得商人想要进橡胶,可没法供货。估计产量再大两三倍,都未必够用。”

听了吴老三的说法,李振新基本上心里有谱了。衣食住行,是人的本质需求。橡胶在出行这方面占了很大分量,出货量怎么着也不会差,需求量将越来越多。

“别山、甘肃那边主要的经济作物就推广胶草。将来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邦德、一省之地都种胶草,将来会不会太多了?”

“不会、现在还处于推广阶段,全面普及估计得三四年,那时候产量大了的同时,需求量也会变大。吾这边给橡胶找到了一个新用途。”

“什么用途?”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最才子

最才子

华西里
最才子简介: 这是一个与真实历史有一点区别的年代,同时这又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只要你有绝世才华,无论什么出身,都能依靠科举,一举成名天下知。而作为一个现代人,有着超越古人几百年的知识积累,和对历史的先知先绝,自然多智近于妖。 唐诗、宋词、八大家散文,让主角登上这个时代的文化颠峰。至于八股时文,科场仕进,不过是主角闲着无聊时的举手之劳。 这本书写的就是在一个略微有些不同的大明朝,写的就是这么一个在现
其它 完结 208万字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我是海陵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简介: 李牧之重生于千年前的大月氏贵霜贵族,恰逢张骞出使西域之旅..... “此匈奴单于的头,可做我的饮器。” “吾兄汉武帝,能否借霍去病一用?” “吾弟,干什么?” “罗马,安息,还有那身毒地大物博,我去给他们借点钱财花花。”
其它 连载 107万字
水浒争渡传

水浒争渡传

斯蒂芬·铁
水浒争渡传简介: 林冲怒目,豹头环眼,晁盖发威,铁塔身形,吴用捻髯,狡计多出,公孙轻笑,按剑松纹,刘唐赤发,动如奔雷,三阮横舟,堪比阎罗。 我的心腹在哪里?穿越到倒霉蛋王伦身上......杜迁?宋万?朱贵?只能自己救自己!
其它 连载 56万字
唯我独相

唯我独相

原力纳豆
唯我独相简介: 【【2016星创奖?历史”征文】参赛作品】 皇帝说我是应梦良臣,恩师说我是运气爆棚。首辅大人,我并不是想跟你作对,我只是喜欢你的位置,想要你那“半天子”的外号而已。 书友群:416749384,纳豆经常半夜在线,有空可以进群聊聊天。
其它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