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不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何说这个世界有比教小学生识字更令人抓狂的事,那就是教古代的小学生识字。从正月初三开始,李振新就把山谷里七八十号小孩子和十几个管事,以及民兵稍长等人集中起来分为两个班,每天早晨给他们进行识字和算数教学。这项工作在李振新看来并没有多大的难度,但是实际展开以后才发现困难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在后世上学的时候,尽管遇到过比较笨的同学,但近一百号人全是笨蛋的现状,真的是难得一遇。一加一等于二,这种简单到极致的算术题,交了十天之后还有很大一部人要扳着手指头数半天。一到十这几个数字很多人学了十天以后,还是不会写。最要命的是,为了以后教学方便,李振新还叫给大家阿拉伯数字的写法,这样一来,很多人就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之间经常搞混。

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说,这是他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不知道如果后世的老师穿越过来,面对自己的这些学生会生出什么样的感慨。本来以为小孩子要比大人好教一点,可没想到笨起来不分大小,怪不得古代教育普及难度如此的大,这也是有原因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届扫盲班里表现最突出的居然是吴老三这个老汉,近百十号人数他识字最快,十天时间就认识一百多个汉字,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算的贼溜。这种人属于被时代原因埋没的人才,李振新甚至恶俗的想,如果给这老头找一个好点的老师,说不定三五年之后都能参加科举考试,靠一个举人和进士出来。以后说不准,有什么吴老三,五十二,始发奋的段子流传于世。

白天一半的时间用于给一帮文盲当老师,另外一半的时间则用于和一堆石头较劲。把铁矿石炼成钢铁的过程也不容易,特别是李振新想要一步到位的把钢和铁一道炼出来。高炉炼铁,转炉炼钢,这个常识李振新还是知道的。

当把铁矿石和焦炭到进砌好的炼铁小高炉之后,第一个意外就发生了。烧了没多久就熄火了,因为提前没有考虑供风的问题。做一个有供风设备的炉子,首先就得有鼓风设备,李振新带着木匠做了一个新式的转轮鼓风机,为了加大鼓风量,人力鼓风显然是不现实的,那就得做蓄力鼓风机,而这有牵扯到齿轮等传动设备的制造。

当鼓风设备做好以后,李振新又想起来之前看穿越小说的时候,很多人提到要给风进行预热,这样能提高炉温,所以重新修的炼铁炉只能拆了重新做一个蓄热池,配合蓄热池再砌一个炼铁炉。

当炉子重新做好以后,练铁的时候又出意外了,炉子的强度不够,在高温的环境下,裂了开来,又不得不研究怎么加强炉子的耐火强度。

整整折腾了一个正月,李振新才终于做好了一个一次能出,五百来斤铁的小高炉和一个一次炼三百多斤钢的小平炉。但是炼出来的钢和铁,质量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李振新总结了一下原因主要是经验太少,不能掌握火候,同时铁矿的质量以及铁料的配比都不好,这些因素都导致目前出铁的质量并不好。估计要想炼的铁质量达标,得经过近半年的调整才可以。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最才子

最才子

华西里
最才子简介: 这是一个与真实历史有一点区别的年代,同时这又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只要你有绝世才华,无论什么出身,都能依靠科举,一举成名天下知。而作为一个现代人,有着超越古人几百年的知识积累,和对历史的先知先绝,自然多智近于妖。 唐诗、宋词、八大家散文,让主角登上这个时代的文化颠峰。至于八股时文,科场仕进,不过是主角闲着无聊时的举手之劳。 这本书写的就是在一个略微有些不同的大明朝,写的就是这么一个在现
其它 完结 208万字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我是海陵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简介: 李牧之重生于千年前的大月氏贵霜贵族,恰逢张骞出使西域之旅..... “此匈奴单于的头,可做我的饮器。” “吾兄汉武帝,能否借霍去病一用?” “吾弟,干什么?” “罗马,安息,还有那身毒地大物博,我去给他们借点钱财花花。”
其它 连载 107万字
水浒争渡传

水浒争渡传

斯蒂芬·铁
水浒争渡传简介: 林冲怒目,豹头环眼,晁盖发威,铁塔身形,吴用捻髯,狡计多出,公孙轻笑,按剑松纹,刘唐赤发,动如奔雷,三阮横舟,堪比阎罗。 我的心腹在哪里?穿越到倒霉蛋王伦身上......杜迁?宋万?朱贵?只能自己救自己!
其它 连载 56万字
唯我独相

唯我独相

原力纳豆
唯我独相简介: 【【2016星创奖?历史”征文】参赛作品】 皇帝说我是应梦良臣,恩师说我是运气爆棚。首辅大人,我并不是想跟你作对,我只是喜欢你的位置,想要你那“半天子”的外号而已。 书友群:416749384,纳豆经常半夜在线,有空可以进群聊聊天。
其它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