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石痴太守 (第2/2页)
咪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赫忽然在想,便就这样,带着阿南与金子,生活在草原上,这也是一辈子。
……
袁承焕从来都坚信,他这一辈子终有一天可以尽展胸中墨家所学!
他也曾是一名京官,历任礼部、工部,最终做到户部郎中……他却清楚,自己绝非能臣。
非是袁承焕本身就是尸位素餐之辈,而是他根本就不想去将事情做好而已。
说他轻虑浅谋也好,说他百无一用也罢,袁承焕在京最大的志向便是有一天能被外放。
年过四十,终就到任邯城知府一职,他确实下了不少工夫,走了不少门路。但是很值得,他终于可以天高皇帝远,纵情诗酒书画间……
他爱石。
爱顽石。
他收集天下奇石。
这个独特的爱好,在邯城,他终于有暇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从未立志做一个清官,他却甚少私下里收贿赂银子,但他收石头。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袁承焕手里真是没有十万两,他有一院子的石头。
数年前,袁知府回乡省亲,着人打了十几口甚为结实的铜皮大木箱,全部用来装了他心爱的石头,他决意分批将这些奇石运回乡下的老宅子去。待他去职之后,在家颐养天年之时,便还能与这些石头为伴。
箱子皆上了车,尚未走出直隶去,一位别有用心的同僚就以偷运贪没银的罪状将袁承焕告上了朝廷。待奉命而来的衙役们将这十几口木箱以及莫名其妙的袁知府请至直隶总督府中……这当廷开箱之际,却是贻笑大方……
袁承焕却因此出了名。
原来邯城不止有人来学步,邯城还有位石头。
顽石知府是他,石痴太守也是他,从此他更加无心政务,每日只沉迷流连于后花园的千百个奇石之间。
那么此刻。
袁承焕手抚着城墙垛口处堆积起来的乱石……
看着城下,黑压压的大秦军……
他心中却根本无暇去想后院中他的那些个宝贝顽石。
因为那些个他这么些年收藏的奇石,已然尽数运到了这城墙之上。
他已经接连十数日未下城楼。
因为当他下令,紧闭邯城四门之时,他就向邯城内的所有军民承诺过……
邯城城破之时,便就是他袁承焕拔剑自刎之日!
他之所以会这么说,只因为他是一名读书人。
他也一定会这么做,因为他是一名墨者。
他不止有一副读书人的硬骨头,有墨者的操守,他还有一颗石头般坚硬的心。
他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他一直都搬的动石头。
他只有千余名亲兵,但他不怕死,他到今日都还没有死。
带着四千兵勇逃进邯城的那位直隶总督帐下的总军,很怕死。大秦军攻城的第一天,这名总兵装模作样的上了城头,就被一道流矢钉死在了城墙上。
于是袁承焕便带着五千残兵和邯城内数万民青壮,日以继日的在这城墙上……他们在东门往下扔石头,他们在西门往下滚木梁,南门泼滚油,北门倒金汤……
袁承焕不惜命,他也不惜力。
他不需要留那许多力气。
他只要有一丝气力,能够拔剑抹了自己的脖子就行。
当然他不止有抹自己脖子的勇气,他也有抹别人脖子的狠戾……大秦军围城伊始,他就要了邯城府衙内同知与州判的脑袋。此二人屡次当众言降,力主大开城门迎窦占奎入城……袁承焕不能忍也!
邯城断不能降!
袁承焕知道,一旦邯城失守,则直隶危矣,直隶如若尽在乱军之手,则京城必将大乱,从此天下生灵涂炭。窦占奎的大秦军在这数月间一路东来,邯城是挡在乱军面前的第一座大城,他虽是文官从未治过军,但想一想也就知道,窦占奎此时要拿什么去犒赏他的三军……只能是他的邯城。
所以他便要拼了命去,也要守住邯城。
哪怕多捱过一天,便困住乱军一天,也就给了朝廷多一天调军驰援的机会。
是以,他已用尽平生所学。
虽然他以儒家经史,考中进士,然则袁承焕在私底下,却只尊墨学。
尚在年轻之时,袁承焕便对墨学的颇有造诣。他十分向往非儒即墨,百家争鸣的上古先秦之风。之后这几十年间,历经世事,.&#
;&#
;
&#
;他愈发觉得墨学所倡导的天下之弊源于不能兼爱。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他认为这便正是当下社稷之乱最为深刻的根源所在。
墨子的《备城门》,那十一篇文字,他年轻之时便能倒背如流……如今哪怕纸上谈兵,他要将自己学到的用到极致!
他守了邯城整整半月之久。
至此时,他着实已经精疲力竭。
他自城垛间,退一步,回身望去……
城墙之上的军民,皆是灰头土脸,均没个人样。
袁承焕不由得心下哀之。
非是粮食储备不足,也非是军心涣散……
实在是,他手里的可用之兵,太少了。
退入邯城内的,皆是溃兵。此时坚守城池,可谓人人奋勇向前,可他们本就已经人人带伤,身体全乎的尚不过千……
只是守城还好些,一伺有敌军拼死攀上城头,便就是麻烦。这些城中的百姓,从未经历过战阵不说,手中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几把,砍柴的钝斧,切肉的菜刀又如何能抵挡敌军手里明晃晃的长刀战矛……
望着敌军堂而皇之的便就在城下开阔之地不停的打造着云梯、箭楼及一应攻城器械,袁承焕知道自己终就是守不住的。
他颓然仰望着苍白的天际,长叹一声。
时至今日,却未有丝毫援军的消息……
城上左近的军民便就是一阵慌乱的惊呼!
因为他们看到,在他们心中如一尊磐石般屹立不倒的袁知府,直挺挺的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