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外的麦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实赵曦不介意体验一下塞外的严寒,可韩琦硬是将本来可以利索结束的谈判,拖过了春季。

当然,更是想让云应四州的怨气发酵,以便于盟约结束后的整饬。

更有意思的是,北辽也在拖,目的居然是迎合辽帝四时捺钵。

春捺钵设在便于放鹰捕杀天鹅野鸭大雁和凿冰钩鱼的场所最远到混同江。北辽把春捺钵是跟打女真活动一起的。

辽帝忙着捺钵,距离云州还很远,大宋很照顾辽帝的情绪……

君王离京自然不是小事,流程很繁琐。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官家离开后的朝廷正常运转。

“二皇子监国吧……”

太子随军出征,现在又陪伴韩琦参与与北辽的谈判。身份只是佐官,否则北辽的耶律乙辛就没资格匹配了。

二皇子是段氏所出,用这时代的说法叫庶出。

只是一个临时监国,赵曦不认为这能代表什么。

“官家,老臣以为,应调高敬贤将军回朝,主持汴梁以及工坊城守卫之责。”

谁监国,这是君王份内的事。富弼不能介入,官家说谁就是谁。但作为执宰,富弼有责任防范一些事,以确保王朝的稳定。

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经不起折腾。

长幼有序,这是普遍的认知。臣工不能掺合立储事宜,就连这种临时性的国朝主事人也,臣工也不能多嘴。

富弼不明白官家到底是不是有其他意思,只能含蓄的提点一下。

太子嫡出,为高皇后所出。高敬贤回朝主持汴梁和工坊城的防务,是富弼对官家安排二皇子监国的提醒。

哪跟哪呀?赵曦懂富弼的意思,可他真没想太多,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太子出征,自己这次也算远行。

赵曦的本意,是携太子见识,也是历练太子的目的。

二皇子十三四岁了,应该还不到起心思的年龄。说是二皇子监国,其实只是朝廷需要这么个人而已,真正做主的不会是二皇子,只能是皇后。

赵曦看了看富弼……或许对于臣工而言,这样做很敏感吧。

“准了。就照富相所议,调高敬贤回朝。”

没其他意思,既然富弼有这方面的考虑,就随他的意。

“官家,政事堂由子华留守,工坊城……臣以为可有李诫李明仲暂摄。”

至于吗?赵曦看了看韩绛,韩绛并无异常,表情还算淡然。估计这是他们都商量好的。

在赵曦看来真的无所谓。工坊城是重要,可就是韩绛主持朝廷,韩缜主持工坊城,也不会有什么意外。

韩绛为自清,相公们为制衡,屁大的事,非得搞得这样复杂。

李诫是需要随同的,韩缜是不是随同真的无所谓。对于赵曦而言,签订盟约是捎带的,那就是个形式。

赵曦这次出行,真正的目的是河东路矿产资源。

贯通汴梁到河东路,以及河东路与其他州府郡县如何连接,都需要李诫这个工程营造大家实地查勘。

赵曦觉得吕公弼留守也无不可……估计不行。吕公著安抚河北道,主兵事,而河北道有七八万的新军归其领导……政事堂不会同意这样的安排。

新军是被老护卫营军卒训练出来的,赵曦很放心,可相公们不这样想,朝臣也不这样想。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最才子

最才子

华西里
最才子简介: 这是一个与真实历史有一点区别的年代,同时这又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只要你有绝世才华,无论什么出身,都能依靠科举,一举成名天下知。而作为一个现代人,有着超越古人几百年的知识积累,和对历史的先知先绝,自然多智近于妖。 唐诗、宋词、八大家散文,让主角登上这个时代的文化颠峰。至于八股时文,科场仕进,不过是主角闲着无聊时的举手之劳。 这本书写的就是在一个略微有些不同的大明朝,写的就是这么一个在现
其它 完结 208万字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我是海陵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简介: 李牧之重生于千年前的大月氏贵霜贵族,恰逢张骞出使西域之旅..... “此匈奴单于的头,可做我的饮器。” “吾兄汉武帝,能否借霍去病一用?” “吾弟,干什么?” “罗马,安息,还有那身毒地大物博,我去给他们借点钱财花花。”
其它 连载 107万字
水浒争渡传

水浒争渡传

斯蒂芬·铁
水浒争渡传简介: 林冲怒目,豹头环眼,晁盖发威,铁塔身形,吴用捻髯,狡计多出,公孙轻笑,按剑松纹,刘唐赤发,动如奔雷,三阮横舟,堪比阎罗。 我的心腹在哪里?穿越到倒霉蛋王伦身上......杜迁?宋万?朱贵?只能自己救自己!
其它 连载 56万字
唯我独相

唯我独相

原力纳豆
唯我独相简介: 【【2016星创奖?历史”征文】参赛作品】 皇帝说我是应梦良臣,恩师说我是运气爆棚。首辅大人,我并不是想跟你作对,我只是喜欢你的位置,想要你那“半天子”的外号而已。 书友群:416749384,纳豆经常半夜在线,有空可以进群聊聊天。
其它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