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三 (第1/2页)
一颗坏苹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暮色里,少年携着少女消失在街角。
时光一转眼过去,不知不觉过了半月之久。这天微亮,尚未鸡鸣,沈心就已经起床,以往在军营养成的习惯,如今怎么也改不了。沈心推开房门,伸着懒腰,走出院子,抬头一看原来是天空不知何时飘起了雪花。
院中,即便是丫鬟现在也尚未醒来。沈心长吸一口气,拍掉身上的落雪,走出顾府的大院。顾家府邸在宛城的偏西,出门右转便是贯穿整个城池的宛城河。河堤边种着一排排的桃花,只是在这严冬之际也缩起来脖子。
穿过河堤,早起的妇人聚在水井旁,水井轱辘吱呀作响。绕过人群,前方传来稚口小儿的读书声。以往,沈心也是来过几次,负责教学的先生本是个严厉之人,但是对于沈心这类观看的“大学子”也并未加以阻拦。只是沈心在听过几次之后,也并未再来。
再往前便是集市,穿过集市就是出城的西门。虽然天色尚早,但是集市上已有三两小贩在整理摊位。集市上,沈心没有过多停留,不多时便来到一块石碑底下。石碑上详细记录了宛城的由来,由于存在时间太长,当地的百姓都称呼它为祖碑。
石碑的两面都刻有文献。宛城原先本是道路一侧的小村庄,只因来来往往的人多了,慢慢地发展成现在宛城。再往前便是出了城,天寒地冻,即便是宛城这种必经之地,现在也没有多少人出门。
出了城门,不远处也有一处村庄,庄中生活着一些贫苦百姓。庄中无高墙,院中无院门。毕竟只是一些清贫之人,别说流寇匪徒,就是小偷蟊贼都不曾光顾。整个村庄唯一的防护就是那一排高低不齐的老旧篱笆。勉勉强强,展示着自己作用。
村庄的道路一直延伸出去,四周布满了农田。庄中的人家早已起来,稍微富裕点的人家早已挂上风门子。小小的土屋,挂上风门子,显得严禁,舒适,好像与屋外的严寒隔绝。
村中的百姓早已见惯了外人,对沈心的到来丝毫未有新奇,也就小小孩童看到沈心觉得新奇。
远处的村庄还一片祥和,道路的尽头却传来马蹄声。渐渐地,人影逼近,领头的是个身穿锦衣的年轻人,身体修长,腰间悬有一块绿色玉佩,马背上挂着一把宝剑。他似乎有急事,见沈心挡在路中,大声呵斥,沈心被这行径吓了一跳,急忙躲闪,少年飞奔而去,回头看向沈心不免有些好奇。
沈心看着这队人马离去,也不愿过多闲逛,转身返回了顾府。回到顾府正巧先前骑马的青年也在,双方隔着一段距离,两两相望。锦衣少年就这样看着沈心,双手负后,笑眯眯望沈心,也不说话,就是笑。沈心被此人看的莫名其妙。顾盛南见沈心回来也是笑吟吟的拉起沈心向少年介绍。
原来这少年是这宛城本地一太守之子,不仅人长得俊俏仪表堂堂,更是文采出众,吟的一手好诗。今天来正是上门提亲的。沈心见此也是敷衍了几句便起身告退。
少年名叫辛海,家中家境殷实,与顾家本是世交,早些年在外求学,前些日子收到家中书信,今日才回宛城。跟顾心兰的婚约也是早先就已定下的,今日来就是为此事。两人寒暄了一会,辛海就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