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眼下,大漠西部早已是唐朝的领土了,唐军从这里进军,不会有战事,只需要进军便是。

从大漠进军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轻丝绸之路的压力,可以让唐军快速进入西域,对大食军队进成泰山压顶之势。

更重要的是,从大漠中进军,还可以直插碎叶城,切断大食军队的后路,使其无法逃脱,对在西域的大食军队形成包围之势,便于全歼。即使不能全歼,也能对大食军队进行重创,最大限度的削弱大食军队。

若是在西域的大食军队遭到唐军的重创,那么,接下来进军中亚就轻松多了,中亚之地就可以手到擒来。

在郭子仪和李光弼的率领下,这二十万大军,一天之后就进入了大漠。大漠广阔无垠,唐军排着整齐的阵势,齐头并进,声势惊天,凡唐军所过之处,就是一朵巨大的乌去,这是唐军马蹄溅起的泥土组成的乌云,滚滚西去。

从大漠进军,最大的困难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方向,一个是粮草。

大漠大阔无垠,缺少参照物,在大漠上行军,很容易迷路。这难不住唐军,李昌国早就下令,要在大漠中的突厥各部准备好向导,为大唐引路,若有不执行者,郭子仪和李光弼可以就地剿灭。

大漠很广阔,二十万大军所需的粮草多不胜数,想靠后方运输,这明显不可能,只能就地征发或者购买。

为此,李昌国一面要郭子仪和李光弼他们多带茶叶、丝绸这些突厥人喜爱之物,与突厥购买牛羊。另外就是,李昌国下令,要大漠中的突厥各部多准肉干、马**供应大军。为了让突厥人不耍花招,李昌国给他们开出的条件是,这按军功计算,贡献得越多,得到的功军就越大。

突厥人对唐朝的军功很是眼红,因为唐朝对军功的赏赐很丰厚。

是以,突厥人接到命令后,很是乐意,大量准备肉干。郭子仪和李光弼他们进军很顺利,没什么意外。

三天之后,河湟之地,又一队唐军集结完成,这支军队为数十万,正是李昌国率领下的唐军,他们要从丝绸之路上进军,直取西域。

之所以选在三天之后出发,而不是在郭子仪和李光弼他们出发之后就进军,是在为李昌国他们计算过,从大漠进军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为了让唐军突然出现在西域,对大食军队形成泰山压顶之势,就需要在时间上大体致,只有这样,才能对大食军队造成最为沉重的打击。

要不然的话,唐军今天到达一点,明天到达一点,不过是添油战术,不仅达不到歼灭大食军队的目的,反而会让唐军蒙受巨大的损失。

经过严密的计算,李昌国他们认为,有三天的时间差,估计差不多了。

李昌国身着明光铠,腰挎横刀,背负硬弓劲矢,骑着骏马而来。来到军阵前,扫视唐军,只见唐军精神抖擞,士气如虹,战意高炽,李昌国大为满意。

“弟兄们:我们将沿着我们先辈的足迹,从丝绸之路进军西域。”李昌国开始训话,道:“我们的先辈从丝绸之路为大食带去丝绸、茶叶、香料之些财货,今日,我们就从丝绸之路给大食带去痛苦、悲伤、杀戮。我们一定要杀光大食狗!”

“杀光大食狗!”将士们爆发出惊天的吼声。

“不破大食,誓不还!”在李昌国的率领下,将士们爆发出惊天的誓言。

“出发!”李昌国右手朝西方重重划下,宛若惊雷闪电,气势不凡。

李昌国一接马缰,率先朝西行去,第一个踏上了丝绸之路。&#

;.&#

;

&#

;

.&#

;

“隆隆!”龙武军紧随其后,随着李昌国出发。

在龙武军的身后,唐军一队接一队,紧跟着而来。

“这就是丝绸之路!”李昌国再度踏上丝绸之路,大是感慨。

李昌国来到唐朝时,就是在丝绸之路上的戍堡从军,从此踏上了他辉煌的人生。随着高仙芝南征,征服小勃律,活捉小勃律王,建立军功。

回到西域后,李昌国奉高仙芝之命东去长安报捷。那时,他就是从丝绸之路来到河湟之地,再到长安。

这次,李昌国再度踏上丝绸之路,无论身份地位权势都是大为不同。上次从丝绸之路去长安时,他不过是安西都护府的一个小小的校尉,身份、地位、权势很低,还入了将领之列。到了陇西时,王忠嗣连见他的兴趣都没有。

而如今,他是名重天下的名将,统率数十万大军,再度踏上丝绸之路,为解安西都护府之急而来,位高权重,身份地位权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煜煜吃鱼鱼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简介: 我是正德小迷弟,我为正德洗洗地。朱寿大将军驾到,尔等速来见驾。一个明武宗开疆拓土的故事,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朱厚照。
其它 完结 109万字
逆流伐清

逆流伐清

样样稀松
逆流伐清简介: 胡风南渡尽草偃,忠肝义胆王入滇。何惧转战千里路,只手欲擎半壁天。 穿越者朱永兴来到了风云飘摇的南明末世,在史书上所说清廷席卷天下大势已定的情形下,他的目光却越过了数百年的阻隔,深邃而沉痛。他看到的是禁海迁界、闭关锁国、焚书篡史、禁闭思想、愚昧落后、暴虐残忍…… 他已经别无选择,即便是逆流万里,千难万难,他也要去无悔奋斗。既是为反抗暴政、延续华夏,也是为免百多年后国人不忍卒读的屈辱
其它 连载 2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