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最牛的学生(3) (第2/2页)
午后方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过终是安静而又温馨的一幕,郑朗没有回去,与村民们闲谈起来。
忽然六娘跑了过来,说道:“不好了,朗儿,有人砸你的石碑。”
说得没头没脑的,郑朗没立即弄明白,问:“六娘,什么砸石碑?”
“一个少年郎,来到我家门前,用石头砸你那块石碑,说你是欺世盗名之辈。用太后之名贪自己之静,是谓什么不忠不孝。”六娘不清不楚的说,自家儿立了这块石碑很久,也没有人敢砸过。而这个少年一边砸一边还给郑朗戴着大高帽,什么太后,什么不忠不孝,将前面几个娘娘全部吓坏了。
“这是谁家的孩?”郑朗也奇怪。
他是不是不忠不孝,非是一个少年人就能将自己名声败坏的。可同样很纳闷。于是来到前面,少年没有砸了,但直愣愣的站在哪儿,正是小三儿。
这一行远不是他想的那样。
是不远,一百多里地。若是一个健壮的成年人,吃些苦,一天一夜就能赶到。就是普通的成年人,吃好了喝好了睡好了,两天同样能顺利抵达。但他毕竟是一个小孩。
第一天就尝到了江湖险恶的滋味,身上没有一文钱,怎么办,客栈是肯定住不下去。跑到河边一块青石上睡下。五月的天,夜晚倒不是很冷,但还有一样东西,蚊!
咬得没有办法入睡,第二天顶着一对黑眼圈继续上路,这走得更慢。而且危机就来了,出京城时买了几块饼揣在怀中,大碗茶便宜。也要钱的,喝不起,就着一路上的小溪溪水,吃着饼。
智商发达,与普遍孩不同的,知道就是这个饼也要慢慢吃,否则吃完了。更糟糕。一饿走得更慢。到了晚上,饿得受不了,又抹不下面向百姓乞讨,然后睁大眼睛四处看,跑到农村的菜园去了。摘下了几个小瓜卵,去掉了苦籽,一边吃一边在心中念叼:各位父老乡亲们,对不住你们了,等俺学好本事,以后报答你们吧。
至于偷、窃、盗这几个词眼,暂时不敢去想。
但这能顶饿么?别听什么小说里说的,几个水桃,一瓶酒就饱了,没有粮食撑着,只会越饿。长夜漫漫,越吃越饿,于是摘的反卵也越多。最后肚撑不下去,还是饿!
没有弄明白,再次睡在青石上,肚直叫唤,加上蚊咬,睡也睡不着,只好抬头望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千千万颗……
第三天继续上路,到了傍晚,临近了郑州城。其实只要冲一冲,找到郑家的店铺,说一声,我认识郑朗,马上吃的喝的睡的全部来了,可不敢,怕未见到郑朗就被送回去。
心志坚忍如此。
在离郑州城不远的地方休息下来。这时候饼也吃光了,饿得无奈,再次在郑州城外做了孤
野鬼,四处飘
,找瓜卵。这时候,他的体力消耗到了极点,终于躺在石块上睡着了。
这一睡到了天光大亮,听到耳边有
人说话:“这是谁家的小乞丐,好可怜。”
俺不是乞丐,想站起来,身体却软了下去,但眼睛能睁开,看到两个
人站在他身前,用可怜的眼神看着他,先前说话的
人又向另一个
人说:“王婶,我身上没有带钱,你有没有带?”
“带了。”
“给我十文钱。”
要来十文钱,
人弯下腰,递到小三手中,说道:“小郎,去买点吃的吧。”
小三眼睛放起光,读的书多,什么一饭之恩哪,以前很怀疑,这时候知道有多珍贵,有十文钱,最少能买十个糖榧饼。力气一下涌了上来,从石块上爬起来,拱手说道:“请问大娘姓氏,小来日当以千倍还之大娘今天之恩。”
“傻孩,快去买点吃吧,别说什么报啊报的,”
人没有当真,说完了,拉着另一个
人离开了。
让小三感慨万千,这世道有坏人,也有好人哪。
拿着十文钱,紧紧抓在手里,狄青若是此时来了从他手中抢,也未必抢得走。到了郑州城外,城外就有许多人家了,几十年的和平,人口增加很快,每一个城镇人口都在急剧膨胀之中。因此郑州城外有许多人家,还有了店铺,包括点心铺,有卖糖榧饼的,薄脆饼(后来的黄桥烧饼),富贵饼的,还有四包馒头,生馅馒头,煎花馒头,羊肉馒头,细沙包,虾肉包,鹅鸭包,广寒糕,大耐糕,五香糕,&#
;&#
;&#
;.&#
;
&#
;
看得小三眼花缭乱,长那么大,从来没有觉得食物是如此可爱,丝毫不亚于郑朗的字。
一样来了一点,拿在手中,慢慢的吃。
吃完了力气稍恢复了一点,继续往郑家庄走。来到那条渠前,郑朗名气越大,前来洗脚的人就越多,后来连邻近州县的百姓都带着自家孩前来洗脚。小三来到渠前,没有洗脚,而是洗脸,洗干净一点见郑朗,不然印象不好。
冼好了脸,眼光终于坚毅起来,大步流星的走到了郑家庄。此时郑家上下,几乎全在后面牲口棚里看大黄,只有二娘四娘与六娘在前面烧茶水。也没有人注意他的到来。
小三站在那块石碑前,心里默想,见到郑解元不难,难的是如何让郑解元对自己重视,最终能收下自己。于是就想到了一个名人,冯煖。他在孟尝君门下一直默默无闻,怎么办,于是来了一个长铗归来兮出无车,无鱼的什么,引起了孟尝君的重视,留名于史册。
所以智商高超,来到了那么多士,一个也没有想到,偏偏他想到了,找来一块石头,往石碑上砸,一边砸一边斥责郑朗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