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城下地徐海愤怒了,他决定出动自己的王牌——由五百名真倭组成地决死队。事实上单比指挥能力,他不一定比俞大猷、汤克宽、卢这些明军精英将领强。之所以总是能取胜,除了来去如风,无守土之虞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手下有一帮子冲锋在前,从不怕死,打起仗来不要命地真倭。

这个年代的日本列岛,正处于传说中的乱国时代,分成三四十个小国,你来我往打了上百年,可以说是全民皆兵,没有不会打仗的。

日本就那么巴掌大点地方,所以有大量落败的武士、平民逃到海上,延续他们祖先的光荣传统,开始在明国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经验丰富,武艺高强,下级组织严密。比起承平二百两的江南明军来,可谓极具战斗力。

但他们本身也存在很大缺陷,那就是基本上还处于半开化状态,脑袋还不太灵光。杀人放火这种力气活当然不在话下,但动脑子、耍心眼就太为难他们了。所以在嘉靖以前,倭寇虽然不停骚扰东南沿海,但因为严重缺乏上层的组织协调,与一般海匪无异,无非是你抢我抓,也没出什么大乱子。

直到徐海这样有实力有脑子的中国海盗出现,那些真倭们才算是找到了组织……因为跟着他这种熟悉内陆环境,精于组织协调,善于指挥作战的中国海盗抢劫,总可以用最少的代价,得到最多的战利品。

日本人提着脑袋当海盗,还不就是为了抢到更多的金银财宝,并且有命将其花掉吗?现在终于找到可以带领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头领,自然将其奉为权威,誓死效忠……是的,徐海身边的亲卫多用日本人,因为用着比明国人还放心。

在徐海看来,这些真倭便是自己手中最厉害的武器,所以当进攻受阻时,他毫不犹豫的集中起大部分日本人,命他们混在人群中,趁夜色攻城。

~~~~~~~~~~~~~~~~~~~~~~~~~~~~~~~~~~~~~~~~~

回想到这里,沈默继续在纸上写道:“真倭人数虽少,却是倭寇主战之力!其虽缺乏上层之统一领导,但下层组织力量之严密,令人瞠目结舌。”这些话是他准备写给领兵将领们看的,所以写的尽量直白细致:“吾在各地亲见,无论作战宿营,倭寇之小头目对下属,均可施以极严格之纪律管制,其同进共退,配合严密,远超我军矣。若论倭寇为何每每以寡敌众,吾推其为第一要素。”

写着写着,他又回到了那个杀声震天的夜晚……

汤克宽经验丰富,早就料到倭寇会乘夜色偷袭,他命令城上举火如昼,将城下照得亮如白昼。又命令各甲长手持铜锣,一发现倭寇攻城,便敲响警锣,便全城一齐呐喊,便铳炮络绎而发。

守城军民又以索悬木坠于城垛外,一旦有登堞而上者,立即放松绳索,巨木轰然砸下,纵使倭寇身手再敏捷,也无法躲闪……砸完后再收紧绳索,又将巨木悬起,待贼再来时复用。

就是在这种严密的防守之下,竟然还有有悍不畏死的真倭从各处蚁附而上。

汤将军已有严令在下,&#

;&#

;.

&#

;

h&#

;&#

;&#

;失垛而生还者战之!军民也拼了命,他们用长将倭寇捅下去大半,甚至抱着立足未稳的倭寇堕落城下而死。终于等到预备队上来,险险打退倭寇的进攻。

见倭寇来攻时,多负门板以防矢石。汤克宽又令军民取来一二百斤中的大石,置于没有木的城垛之上,转等倭寇攀墙过半,便推石下之,效果与檑木一致。

军民浴血整夜,终于使徐海连夜拿下城墙的想法化为泡影。之后的进攻便一日不如一日,虽然他连杀数名头目也无可奈何。

有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倭寇毕竟不是铁的军队,三天后便登船扬帆,离开海盐,往乍浦去了。

-----------------------------------分割-----------------------------------

嗯,第一章,关于倭寇的构成,事实就是这样的,倭人基本上是冲锋陷阵的突击队,那些中国大海盗才是真正的领导者。(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北宋小霸王

北宋小霸王

尘昆
北宋小霸王简介: 没有霸王的力气,却有扛鼎的勇气。 重生在北宋末年,姜琅奋力扛起北宋这口破鼎。 ….. 他为国平西夏,吞北辽,灭女真,功勋卓着,威震寰宇! 他为国整饬弊政,除六贼,征方腊,靖平四海,名扬天下! 因为他的存在使得北宋王朝版图金瓯无缺,重现盛唐之遗风! 因为他的存在北宋王朝有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盛况! 他就是姜琅,他就是威震天下的江左琅琊王!
其它 连载 14万字
三国之乱世我为尊

三国之乱世我为尊

恬殇狐xy
三国之乱世我为尊简介: 东汉末年,十常侍祸乱朝纲,贵族疯狂的吞并土地。汉灵帝昏庸,导致天下各地诸侯纷纷自立。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一个乱世的大序幕就此拉开。
其它 连载 76万字
开元情诗与剑榜

开元情诗与剑榜

长庆二年
开元情诗与剑榜简介: “世人穿越都抄诗,我因抄诗误一生。”熟读穿越小说的小陈同学自认为可以凭借后世无数的诗词记忆,能在玄宗治下的开元天宝盛世大唐中名动天下、封侯拜相,实际却发现,即便你拿出后世最好的诗,盛唐的大神们依然可以轻松吟出胜你十倍的作品,七绝圣手王昌龄,田园隐逸孟浩然,边塞高适岑参,旗亭画壁王之涣,诗佛王维!当然,还有永远屹立于华夏诗歌巅峰之上的李杜!李杜!李杜!
其它 连载 153万字